记者 史盼盼
“老板娘,我之前订的芝麻糖‘团圆饼’好了吗?”
“好了,好了,都是下午现做的。”
昨天傍晚,在皮市街端荣烧饼店,家住老城区的陈先生从老板娘刘端荣手中接过一袋“团圆饼”,诱人的麦香扑面而来,陈先生笑着说:“中秋月明之夜,有了‘团圆饼’才完美。”
昨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,按照老扬州的传统习俗,这一天,不少市民会在庭院或门前,摆上莲藕、菱角、石榴等时鲜果品以及月饼、“团圆饼”、“子孙饼”等。其中,“团圆饼”因寓意“团团圆圆”,而备受老扬州的重视和喜爱。
刘端荣告诉记者,一些老顾客提前一周就在店里预定了“团圆饼”,数量少则五六个,多则上百个。“我们家的‘团圆饼’主要有萝卜丝馅和黑芝麻糖两种,都是老扬州人爱吃的,平时不做,只有中秋节才能买到。”
为了让大家中秋节能够顺利吃到“团圆饼”,最近一周,刘端荣比以往提前了一个多小时起来忙活,“因为店里还要忙着做烧饼、油条等,只能少睡点,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应节的‘团圆饼’上,满足老顾客的需求。”
和面、摘剂、擀皮、包馅……从安徽来到扬州20多年,刘端荣早已对老扬州人中秋必备的“团圆饼”每一道制作工序信手拈来。刘端荣说,做一锅“团圆饼”大概需要二十几分钟,“刚刚出锅的饼,吃起来绵软又有嚼劲,无论甜口的,还是咸口的,扬州人都爱吃。”对于自己的“团圆饼”,刘端荣很自信,“这么多年,老顾客年年来买。”
家住老城区的邓爷爷已经在端荣烧饼店订了十多年的芝麻糖“团圆饼”,他说,“吃起来甜甜蜜蜜,寓意特别好,中秋之夜,我们还会把‘团圆饼’一层层摞起来,堆得像座‘小山’。”
晚上六点,伴着天边淡淡的晚霞,皮市街端荣烧饼店结束了一天的繁忙,准备打烊,桌子上仅剩十多个“团圆饼”,刘端荣说,这是给周边老顾客专门留的,“今天过节,等他们过来拿了回家,我跟老公也早点下班赏月过节。”